小儿营养性贫血(IDA) 是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多发病,根据国家公布的调查资料,其发病率约占儿童的40%以上。本病虽非危重,但其继发病——心肌损伤却是较严重的心血管病变。
我们采取针刺疗法治疗IDA儿童继发心肌损伤,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 均为IDA伴心肌损伤的学龄期儿童。其中男76例,女74例;
年龄6~14岁。
1.2诊断标准①符合营养性贫血的14岁以下的儿童。②心脏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Ⅰ
级杂音,或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音低钝等。③心电图检查:ECG出现Ⅱ、aVF、V 3、V, 等导联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FCG出现双导联HF LA(心电主动率) >0.9, 或同一导联的A-、H同时“+”。
1.3临床表现
①具有贫血的相应症状。②具有明显的“憋气”一症,或伴有心慌、左胸满痛、乏力、睡眠不安、多梦、记忆力减退等。③多数儿童表现情绪不稳定、易烦躁,学习成绩下降。④大多数儿童出现下眼睑晦暗不荣。⑤舌质多淡少苔或薄黄苔,脉见细数或细少滑。
2、治疗方法
2.1治疗原则健脾养胃、益气生血、补心安神。
2.2取穴内关、足三里。
2.3针刺方法运用“呼吸补泻”,采取轻补手法,即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提针。内关刺5分,以手臂轻微发麻为度;足三里刺5分~1寸5分,进针后以双下肢略感酸胀为度,留针15分钟。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痊愈:憋气消失、心音有力,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憋气明显减轻,心音有力,心电图改善;有效:体征改善或心电图好转;无效:体征和心电图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150例经针刺治疗后,心电图全部恢复正常。其中10例经治疗1疗程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占6.7%);46例经治疗2疗程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占30.7%);94例经治疗4疗程后心电图亦恢复了正常。本继发症的主要表现憋气症状的消失较心电图改善为快,其中最短为7天,最长为30天。心电图恢复正常后,有134例贫血亦同时得到纠正(占89.3%),其他体征如乏力、下眼睑晦暗、烦躁等改善也较满意。心脏听诊以心音低钝改善最为明显,一般治疗7~10天后,便可闻及心音有力,唯心前区Ⅱ级杂音较心动过速及心律不齐改善为慢。
4、典型病例
张×,女,8岁,1996年12月7日初诊。病史:患儿近3月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大便不畅。曾经检查诊为“贫血”。近2周来,自觉心慌、气短、睡眠不安,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故来门诊就医。症见时喘大气、面色晦暗、下眼睑发青,舌淡苔薄黄剥离,脉滑。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Ⅱ级杂音、心音低钝、律不齐,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