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肠伤寒
来源: | 作者:天津老中医 | 发布时间: 2022-11-25 | 503 次浏览 | 分享到:

郭xx,男性,10岁,住院号35393(传染病院1961年12月5日住院,持续高热39°~40°C已10天,冷,头晕、头痛、腹胀、腹痛、嗜睡、食欲不振。肥达氏反应H:1:160,O:1:320,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已用氯霉素每日4次17天,疗效不明显。于12月21日采用中药治疗,舌淡,薄白苔,脉无力,腹胀,食少,是湿阻于中焦,有积满,采用下方治疗。

 

黄芪9克、川朴4.5克、川连3克、黄芩3克、鸡内金4.5克、广木香3克、乌药3克、泽泻6克、茯苓9克。

 

服中药两付,体温降至正常,以后原方加减治疗,驱下蛔虫3条。七日后又有发热39°C,用芳香化浊,清理湿热之疏解法而愈。方用:大黄4.5克、黄连3克、茵陈6克、柴胡4.5克、淡豆豉9克、焦山栀9克、佩兰9克。

 

董氏擅长于诊治湿温病,开始以芳香化浊,清理湿热。一等湿热化开,就按卫气营血之辨证或三阳经辨证治疗。后期出血,复发等均有一套辨证方法,确是临床珍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