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病之一,据统计,患糖尿病20年后,几乎所有I型及6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并累及双眼。又据报道,糖尿病患者的致盲率为普通人群的25倍,DR是主要致盲眼病。因此,防止DR的发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R取得了很大进展,论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古代中医对糖尿病和并发眼病有相关记载,如《河间六书》指出“消渴可变为雀目或内障”。《三消论》“夫消渴者,多变为聋、盲、疮、癖、痤、瘫之病”。《证治要诀》“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说明古代中医已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眼病对人的危害性,指出精血亏损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现代中医认为本病因虚证致瘀变生而来。赵氏"等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气阴亏损,瘀血阻滞”。刘氏认为本病病机为“阴虚燥火与气阴两虚均兼瘀血指征。王氏?等认为消渴日久,阴虚阳亢,虚火上炎,灼伤目络,离经之血,瘀阻不去。孙氏等认为本病病机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而血瘀伴随整个病变过程。总之本病病位在目,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因虚致瘀,血瘀又是诱发和加快本病发展的基础。
2、治疗方法
2.1、辨证分型李氏观察DR病例49例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在各型中气阴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阴阳两虚型次之,阴虚型最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增殖型占比例随病证,由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依次增高。李氏等观察了185例(283只眼)糖尿病患者,在发生DR的患者中病程5年以下者多气阴两虚证;病程5~10年者多为血瘀气滞证;病程10年以上者多为阴阳两虚证。糖尿病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和血瘀气滞证者发生DR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并与病程有一定的关系。单纯期和增殖前期病变中多为气阴两虚,增殖期则多为血瘀气滞证和阴阳两虚证。刘氏期分为4型论治:①气阴两虚,脉络不利, DRI一Ⅱ期治当益气生津, 滋阴补肾为主, 兼活血通络, 常用生脉散合枸杞地黄丸加减。②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眼底病变属于DR单纯期(Ⅱ一Ⅲ型)宜益气滋阴化瘀通络或化瘀止血,常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③阴损及阳,血瘀痰凝,DR增殖期(Ⅳ一Ⅵ型)治当活血逐瘀,软坚散结,方用:补阳还五汤加穿山甲、瓦楞子、浙贝母、海藻、昆布等。④阴阳两虚,痰瘀互结,DRⅣ―Ⅵ期冶宜阴阳双补,兼以逐瘀化痰,软坚散结,常用方以右归饮为基础方、选加太子参、茯苓、菟丝子、三七、当归,益母草、瓦楞子、穿山甲、海藻、昆布等。高氏*分4型论治:①肝肾两虚型,治则,补益肝肾填精养血明目,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或石斛夜光丸。②脾胃气虚型,治则,益气健脾,方用参芩白术散加减。③阴虚热盛型,治则,养血滋阴,清热明目,方用玉女煎合增液百虎汤加减。④肾阴阳两虚型,治则,温阳滋肾,固涩明目,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李氏在总结祝湛予经验后此症分3型:阴虚火旺型,滋阴降火,活血化瘀,一贯煎加减;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祝氏经验方:糖眼明(黄芪、丹参、元参、葛根、青箱子、首乌、泽兰、白蒺藜、水蛭,三七粉)。阴阳两虚型,温阳育阴,活血化瘀佐以止血,药用黄芪、生地、葛根、泽兰、巴戟天、枸杞子、水蛭、三七粉等。黄斑型水肿者加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药。缺血性黄斑病变者,加活血化瘀药,硬性渗出者加牡蛎、夏枯草;视网膜新鲜出血者宜凉血止血;陈旧性玻璃体出血浑浊,纤维增生加牛膝、穿山甲,海藻、夏枯草等。凌氏"将此病分为肝肾阴虚血热妄行型和气阴两虚血澄脉外型,前者药用生地、菊花、枸杞子、当归、元参、葛根等。后者药用太子参,黄芪,生地、元参等。结果眼底出血完全吸收率达75%。
2.2、专方专药吴氏吧用黄精、山药、沙参、生地、麦门冬、枸杞子为基础方治疗38例、55只眼(单纯型31例、增殖型24例),总有效率76.4%。李氏等卫用复方大黄制剂(大黄、西洋参、三七、丹参、半夏、茯苓、木通, 麝香, 菊花等组成) , 治疗DRI-Ⅲ期136例, 272只眼、有效率97.1%;DRⅣ一Ⅵ期64例、128只眼、有效率71.9%,大黄能改善机体的糖代谢,使血糖降低、又能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配伍西洋参养阴液,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阴液得补,则燥热始平,三七止血化瘀,既保护血管壁防止出血,又能化解和清除血瘀和增殖的纤维等。丹参、半夏化瘀祛痰,茯苓、木通利湿消肿,麝香、菊花通窍明目。曹氏等叫用增视胶囊(生黄芪30g,生地黄20g.枸杞子30g,山药30g,葛根30g,丹参30g,三七粉5g.芜尉子20g,泽泻15g,枳壳12g,昆布20g,海藻20g)治疗DR52例95眼,所有病例均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显效率为82.6%。董氏叫用滋阴化瘀散(院内制剂由黄芪、生地,山茱萸、龟板、鸡血藤,赤芍、川芎、当归、牛膝,三七、昆布、山楂等组成)治疗DR患者48例94只眼,总有效率为87.23%。李氏用糖网胶囊I(柴胡、龙胆草、白芍、生地、元参、三七粉等);糖网胶囊I(泽泻、鬼箭羽、半夏、西洋参、大黄、白术等);糖网胶囊Ⅲ(女贞子、枸杞子.葛根、黄芪、山茱萸、鬼箭羽等) 分别治疗单纯型I期, II期、Ⅲ期, DRI 00例, 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2次、肌醇0.5每日3次、多烯康1.8,每日3次、潘生丁25mg每日3次、芦丁40mg每日3次。以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流变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I、Ⅱ、期有效率分别为89.3%85.7%81.58%对照组I、Ⅱ、Ⅲ期,有效率分别为70%、62.5%、58.3%。黄氏等用当归、川芍、生地黄、赤芍、泽兰、丹参、早莲草、车前子、海藻、昆布、白茅根,三七粉为基础方治疗38例67只眼,总有效率91.1%。赵氏自拟降糖明目胶囊:由大黄、西洋参、三七粉、丹参、胆南星、茯苓、泽泻、菖蒲、菊花等组成.研细末装胶囊,每日口服4粒,每日3次饭前服。结果表明:本组62例思者中显效4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李氏”采用:生地,早莲草、车前子、金银花,丹参各15g,当归、赤芍、泽泻各10g,白茅根3g,三七(后下)、川芎各6g,菊花、昆布、海藻各12g。视网膜微血管鲜红,散在小出血去车前子、昆布、加桃仁、红花、红藤:微血管瘤暗红,散在片状出血渗出多。玻璃体浑浊去菊花、白茅根、加牲蛎、土贝母;燥热津伤甚加玄参、麦冬、石斛;烦躁加远志、五味子。日各1剂水煎.控制血糖。本组48例93只眼,结果:显效35眼,有效50眼,总有效率91.67%。陈氏采用:黄芪25g,生地、丹参、山药各15g.天冬12g,知母、地龙各9g,僵蚕6g,血热妄行加茜草、蒲黄、三七;瘀血内停加川芎、赤芍;瘀热伤阴加沙参、丹皮。日1剂水煎服。并高血压用洛丁新5~10/日, 口服, 控制高血压<140/90mmHg。控制血糖<8mmol/L.本组17只眼, 用4-12周, 结果:出血吸收12只眼。张氏*本组50只眼,用参麦饮和归芍地黄丸加减与对照组71只眼,均用激光凝发;控制血糖。结果:2组分别有效(视力进步7.2行;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荧光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消退,渗漏消失或减少)19例,20眼,稳定29例,38跟,恶化2例,13跟,总有效率96%,81.7%(P<0.05)。血流变学指标本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氏四本组65只眼。用子、黄芩、郁金各12g,夏枯草、知母、葛根各15g,生地20g.地骨皮、丹皮各10g,三七6g,口干加沙参、石斛;口苦、黄赤便秘加龙胆草、元参;五心烦热加枸杞子、旱莲草、知母。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0例58只眼,均用岛素、优降糖,达美康等;控制血压、控制饮食。均4周为1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2组分别显效(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出血吸收,视力提高2行)10例,2服,有效33例,17眼,无效22例,39眼,总有效率66.2%,32.7%(P<0.05)。林氏四本组70只眼,用本方:白茅鹿茸草,三白草根各30g、鸡冠花、黄芪、苡米、山药各15g、红参、茯苓、川写、地龙,甘草各10g。出血加紫草、茜草;增殖机化加水蛭、赤芍;黄斑水肿效米增量,加泽泻、车前子、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2只眼,均用降糖药,口服(或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4.1~6.1mmol/L.用60天, 结果:2组分别显效31例、9眼,有效32例、13眼,无效7例、1眼总有效率90%、68.75%。
3、评价与展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从古代到近代治疗本病都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药防治DR的微观机理渐趋深入,日益显示出具有西医不可代替的优势。中药从整体调节出发,可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的结合起来,在降糖的同时,通过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改善体内微循环,有效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但是从以上论述来看,中医治疗DR的方法很多,但仍没有根治的办法,如何提高疗效,结合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加强中医临床科研,进行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希望能更深入,更科学,更全面的阐明中医药的合理性,最终走中西结合道路,攻克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