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小儿营养性贫血近年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其继发精神、神经发育障碍及心血管病变,与既往比较比例很大且较严重,利用丹参组方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预防继发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丹参营养性贫血心肌损伤作用分析
小儿营养性贫血(NAC) 属中医血虚范畴,一般由脾胃失调、气血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原因所致。但通过近十年对本病病因学调査及症候分析,由于喂养不当或过于滋补;或乱投杂食;或姿意投儿所好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食滞不消型,约占本病的70%左右。此型主要由于食滞中焦,胃浊不降,脾阳不升,乳食不进,气血无源生化,肌肤失于荣润。患儿除表现面黄不荣外,还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不畅等,虽为血虚,实为虚中夹实之侯。另外我们发现部分儿童还伴有明显的憋气、胸闷、易烦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精神、神经发育不良之症。ECG表现:Ⅱ、Ⅳ、aVF的S-T段下降或T波倒置; FCG表现心电主功率(HALF) 胸导、肢导均为“+”, 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心脏神经调节功能失调,甚至心肌损伤,此种情况当为气血虚弱,心失所养而致。我国儿童NAC发病率一直很高, 不同地区可达20%一80%,本病虽不危急,但其继发精神、神经发育障碍和心肌功能损伤却是较为严重的,国外医学早已重视这一点,我国医学原认为:我国儿童继发精神、神经发育及心脏器质病变较晚、较特异。但根据我们临床资料统计,近几年继发此类病变并不晚,也较严重,尤其继发心肌损伤在学龄期儿童,比例很大,并与贫血程度、贫血时间成正相关。部分儿童心肌受损后心肌酶异常,心功能测定多项指标改变,提示当前儿童心肌炎多发, 部分由于NAC继发, 可能是一个病理因素。
临床上我们采取消导法,自拟升血汤制成升血口服液,药取槟榔、青皮、山楂、内金等,同时加入丹参6一12g治疗当前大多儿童由于食滞不消所造成的小儿营养性贫血症,并预防继发心肌损伤疗效显著。经对216例6一12岁无心电图改变的轻、中度NAC儿童随机抽样分组观察,治疗组110例(用升血汤),对照组106例(用升血汤去丹参)。治疗一个月后贫血治愈率和心肌损伤继发率分别为60.2、47.7和4.2、18.7;治疗两个月后分别为90.4、78.9和7.7、21.4。两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丹参在治疗小儿NAC尤其在预防继发心肌损伤中作用显著。
丹参配本方中的鸡内金乃近代名医施今墨的一组经验“对药”。施氏认为新必先去滞,丹参、鸡内金二药相配不但可祛体内积滞,调其新陈代谢,促进新血之生成,而且还可充心脏、益神明。鸡内金为儿科常用之药,因其性味甘平、归牌、胃、小肠、膀胱,可消积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加速排空,故善疗小儿食疳。丹参为活血化瘀药,性苦微寒主要归心和心包,功能即可活血、凉血,又可养血安神。诸药物大典对其多有赏述,如《本草纲目》、日《华子本草》、《滇南本草》等皆云:丹参活血通心包络;丹参可安神、定志,通利关脉;丹参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别录》更云:丹参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等,综其所治,正为当今儿童滞成血虚,心肌受损之候。现代药理分析更证明,丹参含有多种丹参酮、丹参醇、维生素E、原儿茶酸、β-(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等。有研究报导:静点丹参注射液3一4g/kg可使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冠脉阻力明显下降,丹参煎剂、复方丹参注射液,β-(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能改善或对抗其心电的异常,改善心肌收缩力,尤其可以加速心肌损伤的恢复。丹参注射液还可使家兔离体心脏心率调整,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用药较长时间,心电图改善较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丹参可改善血循环,对急性失血性贫血家兔,可使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明显缩短,并可促进代谢,提高机体的精神和神经发育。同时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证明,给小鼠每日肌注丹参煎剂注射液0.2ml,连续5天后能明显增加蚕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可使慢性气管炎伴肺心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所以综合临床药效及现代药理分析,活血化瘀药物丹参具有以下功效:①缩短血色素及红细胞恢复期,促进新血生成;②促进代谢,提高机体精神和神经发育;③调整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加速心肌损伤细胞的恢复;④抑制多种细菌, 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而小儿NAC症临床表现突出的即为血色素和红细胞的异常、精神和神经发育不良、心肌损伤和免疫能力低下。故而我们在对本症的治疗中加入丹参,起到了治疗小儿NAC和预防继发症的出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