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针药结合治疗眩晕
来源: | 作者:张淑敏 | 发布时间: 2021-07-22 | 890 次浏览 | 分享到:

眩晕由多种原因所致,西医上分析,耳源性、小脑疾患、高血压、颈源性等病因都可致人眩晕。从中医角度讲“无风不做眩”,风乃眩晕致病的外因,风挟虚、火、瘀、痰、湿等邪上干清窍、风阳升动才是眩晕发病的关键,虚、痰致眩是发病的结果。《素问·六元正纪》云"耳鸣眩转,目不识人":《东垣十书》云."眩者,言其黑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故而治眩先祛风,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于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症候、虚实进行辩证,当针则针,当药则药,并用祛疾,内外施治,近年来治愈患者诸多,疗效甚佳。


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瘀血停着、痹阻清窍所致,于发病过程中,病因相杂,虚实互动,致使人体阴阳两虚,甚者气机逆乱,清窍暂闭失养,继而引起晕厥。此等病患经中医辩证,施以针灸,以眠穴、内关、太冲为主穴,辅之上下远近配穴,加中药调养,不日即可痊愈。


眩晕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之症居多,当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少者宜益气养血、调养脾肾。其中以气血亏虚之症多见,由于阴虚无以制阳,故因虚生实,转为本虚标实之证。另见实证日久也可伤阴耗气,继而转为虚实夹杂。


此等病患亦可以针药结合施治,以百会、太溪、气海、足三里等为主穴,结合中药方剂,调养多日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