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选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现摘述
心脏病中医辩证与辨病,系统研究临床各类型心脏病归纳十二法,供切磋研讨。
一、治则十二法:
1.活血化瘀法:血脂沉积管壁,心脉狭窄血行淤阻,如心绞痛、心梗等。
主证:胸痛彻背,憋气心悸,舌暗紫有淤斑,脉沉涩结代。
选方:血府逐淤汤加减。
2.补气益蜀痹法:气虚鼓动无力,血行迟缓,血脂沉积,粥样硬化痹阻,多见于冠心病病体弱邪实,心率补齐者。
主证:气短憋气,心悸胸痛,舌暗有齿迹,脉细弱或结代。
选方:参芪瓜蒌薤白汤加减。
3.助阳和营法:卫阳不固,心阳不振,阳虚自汗者。
主证:汗多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舌淡苔白,脉濡或浮缓。
选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4.清热解毒法:外感风热、内袭心营,心肌炎、心包炎等。
主证:心悸烦躁、胸满、苔腻质红、脉浮数或有结代。
选方:加味香薷饮、柴葛解肌汤加减。
5.开窍豁痰法:痰热蒙闷心窍或气火引动痰湿、高心病、肺心病急性感染者。主证:心中急痛、神昏、烦躁不安、心悸不宁、脉滑数苔黄腻。
选方:小陷胸汤二陈汤化裁。
6.通阳行水法:脾阳不振,水湿内停上乘与心,心悸肢肿者。
选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7.补肾强心法:心肾气阴两虚、肾虚不摄、心虚不敛、心肾不交;冠心病、心力衰竭者。
主证: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心悸胸闷、气短舌淡、体胖、脉细。
选方:加味六味地黄汤化裁。
8.滋肾制水法:心肾阳虚、水湿泛滥,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者。
主证:心悸气喘、倚息不得卧、浮肿肢冷腹胀、舌淡、脉沉细。
选方:济生肾气加减。
9.益气养血法:各类心脏病、气血双亏者。
主证:心悸面㿠白、神疲肢怠、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
选方:炙甘草汤、归脾汤加减化裁。
10. 育阴潜阳法:肝肾阴虚或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神明被扰,高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齐者。
主证:心悸盗汗、夜间憋气、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
选方:补血汤或养阴通痹汤加减。
11. 平肝强心法:肝郁化火、心君不宁、痹阻郁滞,如高心病、心神经官能症。
主证:眩晕目赤、烦躁易怒、心悸不宁、舌红脉弦数。
选方:天麻钩藤汤加减化裁。
12. 理气开结法:气郁血瘀,心脉痹阻,如冠心病、心绞痛、高心病、心神经官能症。
主证:胸疼憋气、嗳气、呃逆、易怒、舌暗、脉弦硬或弦大。
选方:清肝汤瓜蒌薤白汤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