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讲,在一个穴位上只刺一针,但王建华主任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大化效果,一般会依据患者病情在一个穴位上同时刺入多根银针。古书上早有记载,这种针法叫“一穴多针”,于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根银针刺入,相比于单根针刺而言,一穴多针的治疗效果可达立竿见影。
于一个穴位或病灶部位进行多根银针同时刺入治疗,依据银针数量,古人早已下出不同定义。在同一穴位上刺入银针,快进快出,经过数次针刺后,被刺局部会有出血现象。早于《灵枢·官针》中就有着对于一穴多针手法的记载:络刺、赞刺、豹刺等,这都是古人惯用的技巧。
当然,于《灵枢·官针》对于具体病案如何施针也有着详细记载。例如:在一个穴位上同时刺入3根银针,可用于治疗面积小且病位较深的寒痹之症,如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如果遇到面积大的痹证,如面瘫、肩周炎等,可以4根银针同时刺入,在病症的治疗上可谓明效大验。
从治疗效果上讲,一穴多针的针刺法是由传统方法演变而来,王建华主任早于70年代时即从跟诊中总结出了这套施针的方法。这也是王主任于当时颇得其老师赏识的主要原因,学医者当一隅三反、闻一知十,而从医者更当以微知著、融会贯通。
病有沉浮,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根据患者病症的不同,医生会通过思辨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无论是常规的针刺方法还是一穴多针式的刺法,皆源于临床实践。针灸被视为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双向调节以至阴阳平衡,它通过调节肌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祛病解疾的功效,不对患者造成其它负担。
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常言道“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通过针灸,完全可以对人体的免疫产生作用,能促使抗体的产生且能使抗体于血液中维持时间较长。来王主任这里的很多患者都是通过按摩、针灸等理疗方法达到无药自愈,这于王主任的治疗中并非妄念。他曾在80年代的一篇论文中写过“人体发病是力学的改变,影响着传统医学所讲的‘瘀症’”。通过中医理疗,就是要让我们发病的躯体再次得到力学的改变,从而恢复至整体平衡,血脉疏则全身通,身心平复也是自然而谈之事。
王建华主任经常引用一句话:“我很健康,我能让别人健康,我正在传播健康的路上!”以此用作陈词,作为中医事业的从业者,他同我们这里的许许多多老中医们一样,桑榆未晚,柠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