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针刺法在急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天津老中医医院 | 作者:蔡昫 | 发布时间: 2021-09-19 | 2267 次浏览 | 分享到:

急症,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急性症状。其起病急骤,如不及时救治,常能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历代医著如《内经·灵枢)、《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微针通其血脉,调其气血。“运用针灸治疗急症收到显著疗效,特举例如下。


1、用苏厥开窍法治疗脑栓塞


王某某,男,3岁。本院心外科监护室患者。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继发脑栓塞32天,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角向右侧歪斜,两手握固,呼吸减慢,时而急促,脉象结代,右侧肢体瘫痪,术后以呼吸机、吸氧、鼻饲、静脉轮液等维持生命状态,急针水沟穴用雀啄手法;内关穴用提插捻转手法,令患者双目泪下,眼球转动,留针30分钟,其间每10分钟运针一次。针刺一次后,呼之有反应,有自主吸吮动作。针刺两次后,啼哭有声有泪,能进流食,呼吸平稳;针刺五次后,神志清醒。继续治疗以善其后。

此症因术后气血并走于上,闭清窍而成。水沟为督脉经穴,络于脑,又总督诸阳,有醒神开窍之功;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有醒神宁心作用,两穴配用有苏厥醒神之效。


2、用清泻实热法治疗高热控厥


刘某某,男,4岁。咳嗽,高热,突然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肢体强痉,便秘。体温40.3℃,呼吸36次/分,指纹青紫。急刺水沟、大椎、合谷穴,提插捻转用泻法。十宣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抽搞即止,体温降至38.3℃、饮水150ml,汗出,入睡,次

日大便一次身清热退。小儿理不固、脏腑娇嫩,易感时邪,化火生风,面致神昏抽接之症。水沟可醒神开窍;大椎为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会穴,督脉总督一身阳气,可清泻热邪;取十宣穴放血,发汗泻热,诸穴合用可泻热、熄风、开窍定痉。


3、用通关利窍法治疗脊神经损伤


秦某某.男,48岁.本院骨科住院患者。因外伤致第2-4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瘫痪,无自主排尿,经导尿排出尿液。大便不通,洗肠后有少量干便,但不能自动排气排便。腹部膨隆胀痛,痛苦面容、汗出气促、舌红苔黄脉弦紧、急刺水沟、中极、天枢穴。强刺激用泻祛,留针30分钟,再针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平补平泻法,留针60分钟,施术间自觉便意,可闻肠鸣、排气,胀痛明显缓解,两小时后自行排便,治疗十次后二便自如,余症继续治疗。此外伤后大小便循留,系由脊神经损伤麻痹、大肠膀胱失司所致。水沟穴络脑通阳、兴奋中枢,缓痛解痉;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会穴,膀胱经募穴,有助气化:天枢为大肠募穴,可疏通腑气。取肾、大肠、膀胱、背部俞穴,与前穴相辅相成可恢复和重新建立行脏器的神经传导功能,达到通关利窍之目的。


4、用安神定痉法治疗療病


黄某,女,28岁。因女儿突患重病告危,强烈精神刺激以致表情呆滞、神情恍惚,舌强语塞,右半身不遂, 2小时。查:血压16/11.5Kpa,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二年前有癔病发作史。急刺水沟、暄中、内关、太冲穴,平补平泻法,留针一小时,针后20分钟安然人睡,醒后诸症告愈。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以致气血运行紊乱、脑窍受扰,肢体失灵。取水沟宁神开窍,随中为气会、又为心包募穴,用以行气开结;内关为心包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有调理心气之功,诸穴配伍相宜,则斯疾自。


5、结语


运用经络学说指导针灸实践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医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急症治疗中,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易于掌握、无副作用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