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中医治疗白血病
来源:天津老中医医院 | 作者:孙平旺 | 发布时间: 2021-08-23 | 1105 次浏览 | 分享到:

王某某,女,28岁。2013年于总医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因住院化疗不耐受,来我院服中药治疗。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于血研所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AML治疗后CR骨髓象。至今维持治疗,多次查血常规均正常。


从中医角度讲,急性白血病属于发热、虚劳、症瘕积聚范畴,病因复杂,病机莫测。首先急性白血病患者抵抗力较弱,极容易出现发热症状,而且以感染最为多见。


其次,虚劳是指脏腑亏损,阴阳气血俱虚而出现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又称虚损。历代医家对虚劳的论述颇多。《素问·通评虚实论》就提出了“精气夺则虚”的理论,指出人体阴精与元阳劫夺,则可形成虚劳证。《素问·调经论》提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阳虚、阴虚的区别。《难经》指出了“五损”的证候和治法,阐明了虚损与五脏的关系。《金匮要略》对虚劳有专章论述,分条叙述了虚劳的证候、脉象,除阳虚用温补之法治疗外,还提出了扶正祛邪和祛瘀生新的治法,丰富了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则。


虚劳主要由于体质虚弱,劳倦内伤,以及病后失调所致,在发病之后,又有内伤而兼外感,以及虚中夹实之证等,其病理变化较为复杂。


再次,急性白血病也与症瘕积聚有关。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证的病证。其中积症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甚则疼痛不休,多属血分。聚则无形,时聚时散,痛有休止,而无定处,多属气分。如《金匮要略》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积的形成时间较长,病情较重,治疗较难。聚之为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治疗较易。


中医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很大优势。一般来讲,白血病的治疗基本方法是化疗,但化疗也会有一些副作用,结合中药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活髓造血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第二就是中医药可通过健脾补肾来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也有实验表明中医药可减少病人化疗的耐药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